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科教兴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发展和教育教学成果水平,促进学科课程教育教学和课题研究能力,推进跨学科融合学习、教育数字化和教育现代化,我院决定组织开展全国教育创新科研成果大赛,征集和评选全国2025年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教学设计、优质课、微课等活动。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北京国科智培教育技术院
全国教育创新科研成果大赛组委会
参赛时间:春季赛:2月1日——4月25日
夏季赛:5月1日——7月27日
秋季赛:8月1日——10月26日
冬季赛:11月1日——2月8日
三、大赛原则
大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注重实效、鼓励创新、以赛促训、广泛参与、持续发展的原则。
四、大赛组别及参赛对象
1.大赛组别
竞赛设立八个组别,分别为学前教育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高等教育组、职业教育组、特殊教育组、师范院校大学生组。
2.参赛对象
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全国大中小学校、幼儿园一线教师或管理者,包括师范院校在校学生。
3.参赛类型
教学论文、微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作业设计或优质课、录像课等.
五、活动流程
1.报名阶段:添加组委会工作人员微信领取参赛表及赛事通知,参赛教师填写报名表(参赛表可在官网下载),提交相关材料至投稿邮箱。
2.初赛阶段:评委组对参赛教师提交的作品进行评审,筛选进入决赛的教师。
3.决赛阶段:决赛评选出一、二、三等奖。
六、参赛须知
1.论文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教育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发展需求,融合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生成式人工智能等信息科技前沿成果,着力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数字素养与技能,体现育人核心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面向教育数字化、教育现代化等。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案例典型示范,数据统计分析与表达清晰专业,理论联系实际,材料真实有说服力,字符不低于3000字符不超过8000字符。所写论文应包括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件(报送材料登记表)等。
2.教学设计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要求、学业要求、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总结和提升与迁移、教学评价、教学反思、附件(报送材料登记表)等,字数不少于2000字符,按照一节课40-45分钟要求规范设计,可以是跨学科主题教学、项目式教学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3.优质课每节课按照 40-45 分钟设计,拍摄录像画面清晰,制成压缩包。线上课程教学课例按照线上教学规范要求,原则上20分钟以上的教学内容均可报送。必须是标准视频格式。语音视频清晰,声音与画面同步,画面稳定。(如文件过大,邮箱无法正常上传,请将作品上传至优酷,土豆,b站等发送视频网站链接)
4.微课时长 5-10分钟左右,提交标准视频格式文件,微课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目标明确,体现学科知识点、逻辑结构、学习场景和时空变化等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着力关键问题和关键环节解决,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适当,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合理。微课短小精悍,语音视频清晰,声音与画面同步,清新自然,印象深刻,自成风格。
5.各个学科与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创新方面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数字化的论文、教学设计、课例、微课都可以提交,要能够反映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度融合创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
6.每个优质课(微课不需要)配套1份电子教学设计,以教育部颁发的课标和选用的教材教学内容为依据,教材版本、教学内容、教学主题、教学案例、项目式范例等不限。
7.评选设立全国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例、微课等,一、二、三等奖,按照一定比例评奖,获奖者将颁发获奖证书。没有达到评审要求的不予评奖。
8.获奖证书将依据报送时间先后顺序分批次按照《报送材料登记表》资料直接特快专递寄送到获奖者个人。以单位报送寄送的,特快专递给单位联系负责人
9.报送内容要求原创,并且没有参加过省级以上机构或专业团体各类评选活动并获奖。
10.报送以自愿参加为原则,单位或个人报送数量(篇、个数)不限,学科不限,参赛作品评审完后删除销毁,如作者文章有需要发表的作品均需通过指定的官方参赛邮箱投稿参赛,评选结果将在全国教育创新科研成果大赛网站公布并提供获奖查询入口。
七、组织安排
我院下设全国教育创新科研成果大赛组委会,全面负责大赛的组织筹备、综合协调和监督指导等工作。
八、联系方式
大赛官方网站地址: www.chengguodasai.com
参赛投稿电子邮箱:chengguodasai@126.com
赛事咨询官网微信:dasai2009
本通知未尽事宜,将以补充通知形式予以明确,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各单位请登陆全国教育创新科研成果大赛官网下载相关赛事文件通知并转发相关下属单位。